时间:2023-01-17 20:11:28 | 浏览:272
一年一度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开始了。目前,个人所得税APP首页已经更新,即日起可以填报2023年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专项附加扣除可在个税税前扣除,相当于少交了一笔税。根据政策规定,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需要在每年12月进行确认,才能在下一个年度继续享受专项附加税前扣除。
今年有哪些新变化?
根据国税总局2022年初发布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发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公告》,从2022年1月1日起,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增加到7项(今年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这一项)。
1、子女教育
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以及学前教育(子女年满3周岁的当月至小学入学前的教育)的纳税人每个子女每个月可以定额扣除1000元。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可以选择由父母一方全额扣除,也可以选择父母每月各扣除标准的50%。
2、继续教育
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纳税人以及接受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纳税人可以享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每月可定额扣除400元,同一学历(学位)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48个月。
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纳税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定额扣除3600元,同一年度取得多个符合条件证书的,比如同一年度同时取得CPA和税务师,只能扣除一个3600元。
3、大病医疗
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支出,在扣除医保报销后,自付部分本年度累计超过15000元,且不超过80000元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在工资薪金预扣预缴个税时,不得享受,需要等到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才可享受。
4、住房贷款利息
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的在中国境内的符合首套住房的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支出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定额标准扣除,最长扣除期限不超过20年。
若纳税人本人和其配偶在婚前均有符合条件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婚后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夫妻双方各自根据自己名下住房按照扣除标准的50%扣除;二是选择其中一套住房由其贷款人按照扣除标准的100%税前扣除。
5、住房租金
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且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根据租房城市按照一定的标准定额扣除。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
除了以上城市,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6、赡养老人
纳税人赡养60周岁(含)以上的父母,或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符合独生子女的,每月定额扣除2000元;不属于独生子女的,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标准,且每人每月最多扣除1000元。
7、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支出,按照每名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方式可以选择由夫妻一方按照标准的100%税前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夫妻双方分别按照标准的50%扣除。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个税办理增加了“个人养老金扣除信息管理”功能。个人缴费享受税前扣除优惠时,以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出具的扣除凭证为扣税凭据。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领取的个人养老金,不并入综合所得,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专项附加税怎么申报?
①如果2023年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若无变动,只需在2022年基础上确认即可。
打开个人所得税App首页,选择了解一下或专项附加扣除填报选择一键带入,再选择扣除年度2023。
用户可以在确认之后在App中点击首页,选择专项附加扣除填报,选择扣除年度2023查看已提交的信息,如有变动可以选择作废或修改。
②2023年需要对已填写的信息进行修改。
想修改2023年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的扣除比例等,则需点击待确认之后进入相关修改页面进行修改。
③2023年需要作废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或者需要新增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注意:扣除年度指可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年度,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年度。对于子女教育支出、赡养老人支出、房贷利息支出等连续多年的扣除需要每年重新填写或确认。
根据相关规定,次年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内容需于每年12月进行确认。纳税人未及时确认的,扣缴义务人于次年1月起暂停扣除,待纳税人确认后再行办理专项附加扣除。若未及时确认,前期已填报的扣除信息将自动视同有效并延长至次年。也就是说,未及时填报当年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将会直接顺延至次年。
来源:中国经济网、个人所得税app
@所有人,个税变了!2022年1月1日执行!全年一次性年终奖要这样算个税!附最新个税税率表个人所得税是事关每个人的,马上又到年终了,公司发了年终奖金如何扣个税?有相关规定全年一次性年终奖金个税是要并入当年综合所得缴纳个税,而这项要求就是在2
来源:人民网 11月25日,个人所得税APP进行了版本更新,记者注意到,办税频道增加了“个人养老金扣除信息管理”功能,支持扫描个人养老金缴费凭证二维码以录入相关扣除信息。哪些城市(地区)可以先行开展?11月25日,人社部网站发布的个人养老金
11月25日,个人所得税APP进行了版本更新,办税频道增加了“个人养老金扣除信息管理”功能,支持扫描个人养老金缴费凭证二维码以录入相关扣除信息。个人所得税APP截图什么是个人养老金扣除?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通知,
个人所得税的年度汇缴清算工作,已经从2022年3月1日拉开序幕了。虎虎在这里要恭喜可以退税的人,也要恭喜需要补税的人。毕竟退税当然是好事,但是补税也可以证明你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大部分人。对于个税汇算清缴工作,虽然我们只需要在个税APP上面根据
每年两会的时候,都会有人提出来应该提高个税的起征点。在这方面董明珠就是常客。这不根据第一财经的报道可知,董明珠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拟提交的建议就是把个税的起征点从每月5000,提高到每月10000。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关注度还是很高
有了这份个税税率表,再也不用在“翻书“和“百度“中来回切换!个人所得税改革后,个税的计算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综合所得也引入了预扣预缴的概念。面对种类繁多的个税项目和眼花缭乱的税率,你是否也经常在“翻书“和“百度“中来回切换。今天,小编整理了
年终奖、工资薪金、劳务报酬以及红利所得等等有关适用税率及预扣率的问题,是办理个税年终汇算过程中问题较多的。接下来有关“个税政策及2021新版个税税率表”,有需要参考学习的,可以收藏起来备用。特别是在办理2020年度个税年度汇算的人员,对应的
2022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已经可以在个税手机APP上确认了,很多人都会疑问,为什么先在要进行确认信息,汇算清缴不是在明年吗?首先大家先进行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确认,到明年汇算清缴时,一键就可以退税或者补税了,不需要再进行各项信息的填写与
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我们将迎来2021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要求,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帮助纳税人顺利规范完成2021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以下简称
今年,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政策文件提出个税起征点将调整为5000/月,上调实施时间为10月1日。同时,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的政策文件还指出,在2019年1月1日起将正式实施五险一金等社会保险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的政策。目前起征点上调
活动背景7月国家确定了社会保险费由税务征收,形成“税管社保”格局,并将在十月调整起征点。同时随着国地税合并、金税三期深入推进等一系列措施落实,众多企业或迎来“阵痛时刻”。“税改”意味着企业更高的成本支出,尤其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税改带来的这
来源:人民网 1月16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延续实施有关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为支持我国企业创新发展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现就有关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公告如下:一、《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等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
中新社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为支持中国企业创新发展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中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16日发布公告,延续实施两项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其中包括: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21年发布的《关于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等个人所得税
个税的起征点按月是5000元,按年是6万元,月工资8000元高于个税起征点5000元,似乎应该缴纳个税,但实际上,月工资8000元无需缴纳个税,因为其应纳税所得额不大于零。我们通常所说的工资,一般是指应发工资,即扣缴五险两金和个税前的全额工
据中国政府网介绍,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发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2〕7号)规定,“纳税人次年需要由扣缴义务人继续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应当于每年12月份对次年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