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7 20:00:16 | 浏览:415
中新社北京3月28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国务院28日公布,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实施后,有3岁以下婴幼儿的家庭都将从中受益。
自2022年1月1日起,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前按照每名婴幼儿每月1000元(人民币,下同)的标准定额扣除。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监护人不是父母的,也可以按上述政策规定扣除。
生孩子、养孩子都得花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朱青介绍,中国个税实施3%至45%的超额累进税率。如果父母综合所得适用10%的税率,每月税前扣除1000元,每月可以少缴100元个税,一年少缴1200元;如果适用45%的最高税率,每年就能少缴5400元。
上述政策公布之前,纳税人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每月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实施后,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将由原先的六项,增加至七项。从出生到老年,几乎每个人生阶段都有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税制更加完善。
七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基本上考虑了纳税人不同阶段的负担情况。财政部税政司、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有关负责人介绍,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作为优化生育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之一,体现了国家对民众生育养育的鼓励和照顾,有利于减轻民众抚养子女负担。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主任刘怡表示,新政策实施后,专项附加扣除变得完整,覆盖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重要支出。减轻纳税人负担的同时,更能显示国家的政策取向:鼓励生育。
这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福利政策。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分析,减轻养育3岁以下婴幼儿的家庭的负担,增加可支配收入,养育人口的意愿将有可能增强,有利于鼓励生育,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进一步释放人口红利。(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有业内人士认为,相关产品的权益投资比例进一步明确,或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地识别风险,做好投资决策。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坦言,“控制权益投资比例非常重要,‘固收’这类产品也应该根据投资者适当性进行匹配”。而若从权益投资比例上限不超过30%的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的要求来看,近四个季度则有702只偏债混合基金以及596只二级债基符合相关要求,合计共1298只基金,基金资产净值合计约为14万亿元。
毕马威同时对下半年中国经济“三驾马车”的走势做出了判断。毕马威在报告中指出,两方面因素是支撑上半年基建投资持续上升的关键,一是在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和宏观政策应出尽出的政策主基调下,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力度明显靠前,财政支撑基建的取向明显,二是当前专项债项目的储备相对充分,已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共支撑超过238万个项目。
相比于银行存款利息而言,目前大多数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比较高,即便是一些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可以达到4%左右,如果是那些中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甚至可以达到6%以上。所以我建议,如果大家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而且收入能力比较低,假如这些理财资金出现部分损失对大家影响比较大,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大家的日常生活,那我建议大家不要随便购买这些理财产品,还是老老实实把钱放在银行里面存款吧。
中国最吉利最好听的10个姓氏1、钱。
中国最倒霉的10个姓氏1、吴。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当前已有建行、农行、中行、招行等多家银行发布公告,严格控制信用卡资金流向,在严禁信用卡资金进入房地产、证券市场等非消费领域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监测拦截机制,对可疑账户进行管控。
对此,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提高信用卡息费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在合同中严格履行息费说明义务,以明显方式展示最高年化利率水平。通知对发卡管理提出严格规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直接或间接以发卡量、客户数量、市场占有率或市场排名等作为单一或主要考核指标。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提高信用卡息费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在合同中严格履行息费说明义务,以明显方式展示最高年化利率水平,并持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客户息费负担,积极促进信用卡息费水平合理下行。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过去一段时间银行将信用卡当作零售转型的重点业务,因此信用卡发卡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是导致睡眠卡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某股份制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银行信用卡交易规模和业务量的增长主要依靠银行信用卡的新增客户,但现在拉新增客户的难度越来越高,新卡的营销往往并不理想。
同时,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和有效覆盖风险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原则科学合理确定信用卡息费水平,持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客户息费负担。客户提前结清信用卡分期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实际占用资金金额及期限计收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