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5步搞定个税申报(建议收藏)

时间:2023-01-17 19:55:59 | 浏览:316

最近特别火的一个事就是「个税申报」,从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大家就可以在「个人所得税APP」进行申报了。个税申报很重要,操作步骤不能错!说实话我过去一直觉得这个操作好复杂,恨不得让HR帮忙直接操作。当时查了好多资料,看了不少文章,

最近特别火的一个事就是「个税申报」,从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大家就可以在「个人所得税APP」进行申报了。个税申报很重要,操作步骤不能错!

说实话我过去一直觉得这个操作好复杂,恨不得让HR帮忙直接操作。

当时查了好多资料,看了不少文章,发现其实一点也不复杂。完全是被自己吓怕了。。。

因为真的查了不少资料,花了挺大功夫,所以决定把这篇文章再发一次。只用五步,就帮你搞定个税操作!为了怕大家还不懂,文末还有贴心的6个问答。

话不多说,大家直接看吧!文章有用的话别忘了转发或者收藏!

如何用个人所得税 App进行申报,这五步直接帮你搞定。

第一步:下载个人所得税 App ,注册账号、填写个人信息;

第二步:如果想在 3 月 1 日—15 日之间办理,就要先在APP预约,现在预约效率也很高。如果3月16日之后就不用预约了,可以随时登陆办理。在预约通过之后,在预约日当天就可以登录APP。(不管啥时候办,你都可以先收藏这篇文章)

登录后在首页点击「专项附加扣除填报」;

选择扣除年度「2022」后,再选择需要填报的专项。

六大扣除专项项目,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如果你 2021 年有以上支出,就可以直接填写。

比如很多人都有「住房租金」,点开后如实填写租住信息。完成后点击「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即可。

填写「专项附加扣除填报」的这一步,很可能让你从「补税」状态变成「退税」状态,这是关键一步。

第三步:返回首页点击「综合所得年度汇算」,选择「2021年度」后,选择「我需要申报表预填服务」。

确认「个人基础信息」、「任职受雇单位」等信息无误后,点击「下一步」。

如果你 2021 年有在 2 家及以上公司任职,选其中一家作为「任职受雇单位」即可,操作不会受影响。

第四步:确认收入、税前扣除等信息,重点确认「专项附加扣除」。

如果你的收入包括劳务报酬、稿酬等,请补充。其他扣除项目有年金、商业健康险等,也可以补充。

第五步:完成税款计算后即可看到退税金额,点击下一步。

再点击「申请退税」就大功告成了。

如果之前没有绑定银行卡,按要求绑定就好。待税务审核和国库处理后,退款即可到账。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遇到需要补税的情况。补税金额在 400 元以下的,可以享受免申报。点击「享受免申报」即可。

以上五步,搞定个税申报!

这5步操作基本能解决大多数问题,当然还有好多细节问题可能会困惑,我整理了一下发现这6个关注度比较高,也给大家依次解答下。

01

什么情况下才会退税?

如果你的工作、收入在去年没啥变化,那么申请「专项附加扣除」后,大概率可以退回一部分税。

根据个人不同情况,退税金额不同。(下文会讲专项附加扣除)

那如果你是去年毕业的应届生,也会退回来不少税。

因为去年毕业的你从下半年才有收入,但是申报是按年算的,这样年收入会少很多,申报之后也可能退回来不少税。

如果你上半年收入正常,出于各种情况下半年收入变少,这也是有可能退税的。因为上下半年,你预缴纳个税的标准不一样,最后按全年算下来,收入并没那么高。

同理,如果上半年有工作,下半年失业了,多缴纳的个税也会退的。

02

什么情况下需要补税?

补税的情况基本跟退税逻辑相反。

如果你去年跳槽了,不管工资是涨了还是没变,新公司都是要从 0 开始做收入累计的,那么年度申报也是要补税的。

有些人去年没换过公司,收入也没啥变化,结果一申报的时侯要补缴一两万,最后一问财务才发现之前公司没给缴税。

真有遇到这样的,一定问下公司财务。

03

有年终奖的怎样申报更合适?

年终奖比较高的朋友,可以在「工资资金」项下的「奖金计税方式选择」,选「单独计税」。

一般情况下这样会少交一些税。你也可以和选择「综合所得合并计税」相比较,哪个退的多选哪个。

当然,如果你的「工资薪金」选项没有「奖金计税方式选择」,那说明公司已经给你选了「全部并入综合所得计税」了。

这部分你就不用再折腾了。

04

App 显示的收入

与实际收入差距很大,是什么情况?

先说一下,如果不清楚年收入和已缴税额,点击 App 首页「收入纳税明细查询」即可了解。

关于收入差距大的情况,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个是,如果有其他公司给你发工资,这笔钱你自己都不知道的;

另一个是,自己莫名其妙成了某个公司法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大概率是个人信息被泄漏了,有可能被别人拿去注册公司了。

如果是这样,一定想办法找到源头,该注销注销,该申诉申诉。这个问题缓不得。

05

填错信息

导致多退或少缴税款,会受处罚吗?

如果是非主观故意的原因,税务机关可以按照「首违不罚」原则免予处罚。换句话说就是,初犯情有可原,但你要多次瞎搞,那肯定是要被罚了。

另外,在税务机关审核完成前,是可以自己撤销退税申请的。

06

务必重视个人所得税申报

有些人说我一年都正常交税,不登账号、不去看行不行。答案是肯定不行。

如果你是退税还好,如果是大金额的补税而你没有缴,除了会追缴税款,还会罚款、加征滞纳金。情节严重影响征信。

还有不少人是觉得 App 操作很麻烦,就一直拖着。虽然说这个 App 功能较多,但是真正涉及我们大多数人操作的并不多。

这就跟我们虽然无法认全字典里的字,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看书、说话、写字。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欢迎转发分享给朋友,收藏更好,个税申报很重要,操作步骤一定得对了!

祝你退税成功!金额double!!

相关资讯

个税相关/税收名词解释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长得很像”的税收名词为此,我们推出“税收名词对对碰”专门为大家解读这些税收名词今天给大家分享以下知识↓一、“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区别是?1、什么是纳税人?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2

22年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超全指南!12月底截止!事关明年工资!

今年12月31号之前记得确认22年的个税专项附加,还有蕞后三天时间,还没有确认的朋友赶快看看这七项专项附加扣除内容,对号入座,轻松报税~还对信息采集表的填写做了补充,希望对大家的申报有所帮助,希望的快学习!个税附加专项扣除内容01子女教育支

个税速算扣除数是什么?个税的税率表有哪些?

个人所得税的年度汇缴清算工作,已经从2022年3月1日拉开序幕了。虎虎在这里要恭喜可以退税的人,也要恭喜需要补税的人。毕竟退税当然是好事,但是补税也可以证明你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大部分人。对于个税汇算清缴工作,虽然我们只需要在个税APP上面根据

2022年,最新最全的15种个税避税的方式

个人所得税可以说是大家最关心的税种了,它直接关系到大家到手的工资多少!注意!!!合理避税,绝对不是逃税,利用好可以专项附加扣除优惠和一些合理省税的方法,就能达到节税的效果!对于工薪阶层而言,个人所得税与每个人如影相随,息息相关,是一个较大的

两部门明确多项个税优惠政策延续实施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16日发布公告,明确延续实施有关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公告明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等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

明明白白!6张表搞懂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要点

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已开始确认了。你知道个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分别是哪些吗?今天为大家梳理了6张表格,分别对应6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简单明了一文讲清楚,快来对表了解吧~来源: 北京发布

2022年度个税抵扣开始确认,年终奖纳税方式将有新变化

来源:读特个税抵扣事关百姓“钱袋子”。近日,个人所得税APP首页热点专题版块上新“下一年度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税务部门喊话纳税人确认相关扣除信息。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实施

个税起征点太低?14亿人有多少月入超5000元?你怎么看?

缴纳个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通常个税征收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个是,通过征收个税,来让高收入群体多缴税,而低收入群体少缴或者不交税,从而达到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目的。另一个是,国家通过征收个税,就能投入到经济、军事、基建投资、民生保障等领域

专家声音:细看个税“六大扣除”

12月22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在万众期盼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围绕明年首次尝试实施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一一给出了详细的答案。关于子女教育扣除。《暂

新个税专项扣除细则来了 每年最高扣除15.44万

征求意见结束1个多月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终于来了。12月22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发布,根据《办法》内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主要包含5大项: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凤凰自行车催乳师培训网手机租赁网揭阳新闻资讯网德夯苗寨旅游攻略分手挽回网海南旅游网陈飞宇影迷网奇异果水果网海尔智家A股户外越野发烧友贵阳交友相亲网远望谷股票行情网成都交友相亲网门窗品牌网
个税计算器官网-个税税率表计算器、年终奖个税计算器、自动算税软件、个人所得税税计算器、全年一次性收入个税计算器、个税计算器每月明细、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延续实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5000以上扣税标准表、税率计算公式。
个税计算器官网 tutupa.cn ©2022-2028版权所有